
在国米意杯出局后,球队将心思集中到联赛争夺里。
教皇葬礼引发的联赛推迟争议(全欧洲只有意大利足协,在设法缩短一支出战欧冠半决赛的球队的备战时间)尚未平息,新的三大争议,又成为谈论焦点。
争议之一,来自《米兰体育报》的数据:国米球员本赛季的出场时间,总计比那不勒斯球员多出1.5万分钟。
据媒体计算,国米所有球员本赛季各条战线出场时间之和,是50417分钟。
那不勒斯球员本赛季各条战线出场时间之和,是35640分钟。
大约1.5万分钟的时间差,使得意媒吹嘘的“势均力敌的榜首双雄会”,本质上是一场体力层面的“不公平的竞争”。
围绕这个1.5万分钟,又衍生出一些其他的争议。
比如《米兰体育报》继续以严厉措辞抨击国米替补们表现奇差,无法为主力减负,并持续炒作阿斯拉尼、科雷亚、阿瑙托维奇、塔雷米四个人都必须被清洗。
但这样的批评,也引发了一些评论员的反击。比如皮斯托奇就指出,此前的比赛另说,至少,意杯战米兰,阿斯拉尼不该被评为全场最差。总不能无论何时输球,都认为是他搞砸了一切。
再比如,社媒上很多球迷表示不满,马上欧战半决赛了,欧洲媒体都在鼓励本国参赛队。可国米呢,近半数球员连续多日,被本国、本地媒体持续审判,丝毫不顾及球队士气和球员心态,放眼欧洲,除了国米,哪队还有这般的舆论境遇?
争议之二,来自《晚邮报》的炒作。这家意大利发行量最大的报纸,呼吁足协必须对小因扎吉进行禁赛、严惩。
事情是这样的,在意杯半决赛的第90分钟,小因扎吉对着第四官员大吼“我不想要补时,不要再糊弄我了”。
主裁判真没给补时,第90分钟吹响结束哨声。
报纸对此大加炒作,指出:“规则说得很清楚,加时是强制性的,不存在任何例外。无论如何,两队总计进行了10次换人,至少应该补足换人耗去的比赛时间。小因扎吉以如此不礼貌的方式对待裁判组,太过分了,对这样的行为必须‘零容忍’。考虑到小因扎吉上星期才因为对裁判出言不逊而被罚下过,这属于‘屡教不改’,必须更加严厉的惩处”。
比这些批评更阴险的,是报纸试图将小因扎吉描述为是“能凭借只言片语控制裁判”的权势滔天的人。
当时比分是国米0-3,是否再给补时,对比赛胜负和决赛名额的悬念,几乎没有实际影响。
彼时,AC米兰替补席都聚集起来,等着哨响就去庆祝。
国米有联赛和欧冠的魔鬼赛程,也不希望再承担受伤风险。
教练说这话也是在表达对90分钟内的判罚不满,胜负已定时给个超长补时,看起来对国米有利,但有“糊弄人”之嫌。
裁判最终没给补时,与很多大比分场次不给补时一样,是根据场内形势做出的决定,并不是“唯小因扎吉马首是瞻”。
硬抠规则的话,小因扎吉此举当然不妥。但于情于理,这并非是不可理解的弥天大罪。国家级的综合大报,进行如此上纲上线的炒作,可见,不想看到国米夺冠的大佬,确实已经不加掩饰,赤膊上阵了。
争议之三,来自天空台和《米兰体育报》的介绍:如果38轮过后,国米和那不勒斯同分,原本冠军附加赛应该在梅阿查球场进行,但足协可能强行将比赛安排在中立球场,剥夺国米的主场资格。
先科普一下意甲规则。
几年前,意甲同分的球队,先比拼相互战绩,再比拼净胜球,来决定排名。
2年前,意甲20队共同决定改变规则:事涉降级/冠军/欧战资格归属,如果出现同分,直接进行附加赛。算“小分”只是决定附加赛谁踢主场。
国米本赛季与那不勒斯相互交锋都是打平。净胜球方面,国米比那不勒斯多13个,最后5轮不太可能追上。因此,如果两队真要踢附加赛,大概率国米将握有主场之利。
主场优势队国米来说自然非常重要(如图所示)——这也算是国米潜在的优势之一。
但这个优势,有可能被生生剥夺。多家媒体指出,足协至今没有决定,若踢附加赛,具体的举办场地。有可能就以“两队球迷素有恩怨,在梅阿查球场踢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”为由,找个中立场地来踢。
真要是如此,把白纸黑字定好的规则,以“莫须有”的原因说变就变,那争议就会更大了。
综上,越临近赛季结束,国米冲冠面临的困难——很多困难根本就不在体育层面——就越来越多。
面对如此困境,国米格外需要不认命、不低头的桀骜,来趟过这条遍布荆棘之路。